認識7KoLs

長者精神健康的七大重要元素(7 Key incentives of Living)
長者精神健康的七大重要元素

(7 Key incentives of Living)
價值角色
人踏入老年期後會較容易懷緬過去,若能從懷緬的過程中順利整合人生的得與失及其意義便能得到滿足及完整,反之亦然。據研究顯示,良好的社會角色對精神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其重要的角色,長者若能有良好的社會角色,便有能力貢獻社會,例如傳承人生智慧或經驗、以義工方式建設社會等;但若未能擁有正面的社會角色,傾向貶低過往的人生經歷並聚焦在遺憾中,便容易引發更多的焦慮或抑鬱情緒。
心存信念
長者可能會因為一連串的「失去」,例如失去工作的能力、行動自如的生活、離開人世的摰愛等而感到不快、失落、空虛或抑鬱。這些負面情緒會導致個人專注力較差,也較難接收訊息,亦有一些長者因情緒抑鬱引致出現假性的認知障礙症症狀。因此有效管理情緒、存有正面思維、並懷有凡事感恩喜樂的信念 ,能有助提升長者的希望感及抗逆力,增加對自己生活的掌控力。
表達所感
長者容易因身體機能日漸衰退、睡眠習慣改變、活動範圍受限、大腦功能變差等而產生無力感和各種負面情緒。不同的情緒困擾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身體的抵抗力及復原能力,繼而影響人的行為。因此,學習表達和釋放自己的情緒均十分重要,以免將情緒積壓,引發其他身心健康問題。透過各種活動(例如:表達藝術、康樂活動等),能幫助長者適應轉變,促使他們積極面對困境,亦能讓身邊人更認識長者的感受和需要。
適時支援
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與抑鬱症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得到的社會支持愈高,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愈低 。長者也可以多發掘自身內在或身邊外在的資源(例如:興趣、潛能、抗逆力、家庭成員的支持、個人的宗教信仰),並增加對社區資源及設施的認識(例如:專科門診、長者地區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網上資源)。因此,得到社會上的支持對於個人的自我效能、自尊及幸福感有顯著影響,而適時的支援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更有裨益。透過表達情緒的活動及增強員工培訓,提供訊息性及情緒性的支持,能有助紓緩長者面對老年而產生的壓力,提升其生活上的適應力。
保持行動
身體健康的長者會有較高的自我形象,亦有較強的自主和控制環境能力。身體疾病或長期痛症卻會令人漸漸減少社交,並增加孤立的機會,繼而妨礙心理健康的發展。從各項的研究結果中均顯示,任何程度的身體活動(例如: 每星期至少做150分鐘的步行、園藝、行山或其他有氧身體活動)都可以預防抑鬱症及促進身心健康 。
與人聯繫
不少長者因個人因素、健康問題、缺乏與社會接觸的機會、長期受生活壓力所困擾等,引致無法保持正常社交,並形成孤立的感覺。研究顯示,長期孤立者的心理健康較差,而且社交技巧亦較弱 , 同時是導致自殺傾向的因素之一 。照顧者可多鼓勵長者參與社區內的活動、協助他們善用和適應新科技,以保持與外界的聯繫,也能加強他們的社交能力。
活用腦筋
因老化而出現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下降,可能使長者產生心理健康的問題。保持頭腦靈敏則可以幫助長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如身體需要刺激和活動才能保持活力一樣,大腦也需要刺激來維持認知健康和敏銳,例如:學習書法、插花、手機操作、桌上遊戲等。
Exit full screenEnter Full screen
previous arrow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next arrow